返回

十安之地皆清欢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六章 冤家(2/5)
秀月坐在他身边,紧紧攥着他冰冷的双手,默默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月下旬的这一天,微雨。一行人撑着油纸伞,立在墓碑前,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气宇轩昂,眉间愁容不展,他拿过身边女子递来的匕首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,竟割下了一缕发丝,俯身放在墓碑前。青衣纸伞,故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八年前,仇秀月刚逃到黄州,衣衫褴褛,骨瘦如柴,只见眉眼之间,灵动秀气。仇秀月敲开魏府大门,将手中父亲的旧物递给门口那小厮看,道“你将此物递给魏老将军,他一看便知。”语气中带有不可置疑的凛冽。

        魏家高堂之上,端坐着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,底下跪着衣衫褴褛的仇秀月。魏老将军细细端详着手中的红缨,老泪纵横“想不到周贤弟竟先我一步!东宫太子勾结暗卫,陷害宁康王,此等大逆不道之人,何以称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爷,事已至此,只有想好万全之策方可,千万别气坏了身子!”魏老太太宽慰道,又瞧见仇秀月仍一言不发地跪在地上,心疼道“好孩子,快起来罢,地上凉。来,走近点,到我跟前来。”齐氏拉着仇秀月的一双手,摸了摸,似是有薄薄的一层茧,不像深闺女子般纤纤玉手,说道“听说你单名一个妍字?”

        仇秀月点了点头,听齐氏又道“好孩子,今后便要隐姓埋名了,这周妍二字可千万不能再用了。你可想好了换什么名字没有?”仇秀月摇了摇头,“无妨,我先叫下人们收拾好一间空房,你以后就以府中下人的身份进出,凡事要谨言慎行,明白了吗?”语气极是温柔。

        仇秀月点了点头,抬眼瞥见魏老将军正抹泪,还沉浸在失去忘年之交的悲痛中。见两位老人在晚辈面前丝毫没有端起辅国将军府的架子,字里行间竟是用“我”来代替自己,不像上京那些达官贵人,惺惺作态,不免心中一动,只应了魏老太太一声,便跟着下人出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逃亡的那天,树林昏暗,今日站在廊下抬头一看,明镜高悬。仇秀月自嘲地一笑,月永远有阴晴圆缺,可人有些悲欢离合,便是永远。深秋霜重,仇秀月经历逃亡,如今身在辅国将军大院安身立命,恍惚间像是一场梦,短短数日,家破人亡,孑孓独活。不知不觉中踏进一片竹园,前方一扇窄窄的圆形拱门,听到前方院中传来魏老将军的声音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渊儿,祖父这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,便是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之时,黄沙漫天,耳边只有刀枪剑戟、士兵骑着马交战的声音,”说完停下喝了一口酒,“如今折戟沉沙,也只能在梦中或者醉酒之后才能瞧见茫茫的军营。古人诚不欺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祖父,孙儿知道您伤心,可为了身体,切不可再饮了!”此时一年轻男子的声音传来,嗓音清冽透彻,干净有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渊儿,我与周将军在战场相识,当时他还是个毛头小子,我自恃清高,也怕这新人将我的风头压下去,便处处与他作对,”说完,魏老将军轻轻笑了笑,“谁知玉门关一战,倒是他提醒了我军粮送达还需几日,给西戎王写了封亲笔信,说我们的粮食已经到了,准备跟他们耗到底。这一招吓坏了西戎将领,纷纷劝西戎王退兵。至此,我就开始信任他,在营帐中,把酒言欢,才知此人一心心系国家,称自己文不成武不就,近臣没运气做,大将没好命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仇秀月还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父亲的旧事,于是好奇地凑近了些,又听到魏老将军说“祖父那时候威风当头,就有不少言官出来在皇上面前嘴碎,也是周将军教我明哲保身的道理,于是我便上书回京,将身后琐事放心地交与他。”魏老将军说到动情之处,又小酌了两口,只见他身前那男子忙起身抓过老将军手中的酒杯,老将军第二口还没到嘴里,就被抢去了,那男子道“祖父方才明明答应孙儿只喝六杯,图个吉利,祖母常教导孙儿,君子一言驷马难追,这第七杯,祖父是万万喝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