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明合伙人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三十章 墙倒众人推(推荐票支持下,感谢感谢)(1/2)
        周延儒有些发懵,还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凯旋而归,昨天陛下还在早朝上褒奖自己,今天自己亲自奏报,怎么就成了一派胡言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他心中本就有鬼,不自觉的生起一股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    却又听到上方的崇祯气愤的说道“枉朕这般信任于你,你既是如此欺骗于朕?还不如实道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延儒心中忐忑不已,但他还不确定是哪里出了问题?绞尽脑汁的想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是斩获的人数造假被发现了吗?是兵部查验首级的人出卖了自己吗?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是这个问题,他周延儒认了也没有关系,因为这种造假太常见了,明军每次战斗都有战果造假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如果不是这种情况,而是自己根本没有与鞑子交战,反而一次次报捷的事情被陛下发现,那问题就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严重的欺君之罪,轻则夺职流放,重则抄家灭门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这种情况,周延儒的头皮就一阵发炸,可这件事怎会泄漏?怎会如此快的泄漏?为何一点迹象都没有?

        周延儒的脑海迅速翻转,想找出应对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也未明说是何事,万不能不打自招,一旦认错罪,那可是千差万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周延儒努力的恢复平静,伏低身子装着不知的道“臣惶恐,若无心有所欺瞒,还请陛下降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到周延儒一副不进棺材不掉泪的作派,崇祯反而没那么生气了,只是冷笑的道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周延儒在通州一动不动,可建虏归途并未经过通州,你是如何做到与建虏交战十余次,并斩敌千余级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句话,周延儒如五雷轰顶,整个人都瘫软了,没想到归来不是加官进爵,而是东窗事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本还有意狡辩,但陛下已然知晓自己在通州未动,建虏返回时也并未经过通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认真细查,根本是难以隐瞒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平时能言善辩,此刻已不知如何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说。”崇祯一声厉喝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延儒吓得一颤,只能神情惶恐,一脸死灰的道“臣有负陛下隆恩,臣罪该万死,请陛下降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罢,竟然嚎啕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突然的变故,也是让廷外的文武百官有些始料未及,一些人眼珠子打转,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,因为早朝的规矩还是很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崇祯突然站起身,声音威严的道“周延儒欺君罔上,目无君臣,捏造战报,罪不可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来人,革除周延儒一切官职,贬为庶民。即刻押入刑部大牢,听候发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个大汉将军立即应令,摘除乌纱帽,将已经瘫软的周延儒架起来拖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堂堂首辅,昨日凯旋而归,今日东窗事发坠入大牢,让人唏嘘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周延儒如果根本没与鞑子交战,就捏造这么多捷报,那是他咎由自取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人敢为他说话,包括他的死党吴昌时,董廷献等人,因为这个罪责太重了,很容易惹祸上身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只能都闭口不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崇祯显然没那么容易消火,他厉喝一声“骆养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中有些可惜的骆养性猛的一惊,因为刚才他还在后悔自己为何不在昨日就向皇上告密,这样就有一件功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,仅仅过了一天,陛下自己就知道了,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再说自己知晓内情已然不合适,恐还会被怪罪,所以只能装着不知道,顶多是一个失察之责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骆养性没有走出班列,立即有鸿胪寺的官员上前引导。

        骆养性这才回过神来,连忙走出班列,至御前跪下听宣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跪伏在下的骆养性,崇祯斥责道

        “就在通州,与京师不足五十里,周延儒撒下如此弥天大谎,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