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我的三岁在故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门上的老鼠(1/2)
        问“您是几岁学会走路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我答“较早的可能1012个月会走,较晚点的可能到15个月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问“请准确点!”

        我答“那您能先告诉我您是几个月学会走路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问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    不必说,依我婆的性子,必然回头买了那位婆婆的菜,虽然它并未写入她早先的计划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得不说,记忆真是个靠谱的好伙计。它总不会让我失望——当我想看透一些事物时,它都能很好地帮到我。正如此刻我身前的这面墙;它上下贴满了红色的瓷砖,瓷砖纹纹理理的,让其极为地惹眼。您又哪会知道,这面墙以前接通的那条小巷是怎样地让人又爱又怨;这或许连小巷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哩!您看,它在白天拥有不会让人止步的黑暗;它头顶的一处风机配合着老鼠制造出合格的且花样繁多的高音——老鼠撞动了碎骨头,碎骨头的响声惊动了行人;雨天还能在它临街的入口处见着油花——油花们排着长队极为不舍地摸进下水道里。但!无论它是如何的不堪,它仍是一条懂人心的好路子——我想没人会放过溜进眼里这条捷径吧——如果那人想要更轻松地拎走一块肉商口中的好五花肉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婆婆,是去姑姑家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给你姑姑拿点鸡蛋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小胖哥,你看,那有抽奖的,我好想要最上排的那个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哟!小女子眼光真好,来,两块钱一次,摸到大王它就是你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婆婆,那个东西好好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骗钱的,坐好,趴着点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婆!老鼠,有老鼠!哪儿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坐好!快坐好嘞!别摔出来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自那小路段进了巷子,便像是进了一处清静地。在巷子的另一端,当渐及巷口时,您便能看见一堆乱石。乱石后是一处菜园子,菜园子后便是姑姑家了——一间土墙房子。两个门,前头的对着市场口;后面的就是眼前那个有些年头的木门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妈来了!怎么不告诉我,我好去接您们婆孙俩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我看见姑姑从半开的木门后笑着跑出来,紧接着下了三道坎子,从菜园子和乱石旁,斜着跑到我们走的这条小路上。过程中,笑得很放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接什么接!我还没老糊涂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是是,咱妈永远都年轻!身体倍棒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慢点,我背上背着坨肉呢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知道心疼您的孙子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姑姑,婆婆给您带鸡蛋了!”(我趴在婆婆肩上大声说。)

        “唉,那中午我们这伙儿人可都有口福啰!妈,走!先进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婆婆,我要不要搓泥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妈!您先把背篓放下来再顾鞋低的泥,我来把这小子架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不用啦,瞧你这爷儿样,来,姑姑抱一个,哎呦喂,又长肉啰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出来别乱跑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妈,男孩子哪有不跳的。衣服都坐皱啰,好了,屋里玩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慢点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妈,您又不能背他一辈子,该让他到处跑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从后门进来,接着便转入一处过道。过道由右手边拐进一扇木门,木门后便是卧室;依着过道直走个七八步,便到了厨房,厨房紧连着客厅;出了客厅的红漆木门,便耳眼皆市场了。但,这些还进不了我的眼睛。我正蹲在卧室门前的一个老爷爷身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爷爷您在干嘛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钉老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钉老鼠儿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唉!把老鼠钉在门上,别的老鼠才不敢进屋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