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杜林泽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十章 试着分析(三)(1/2)
        “唐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,李白在齐州紫极宫,从高天师手中接过朱笔写在白绢上的‘道篆’,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道士。这位高天师在给李白授完道篆后,便归北海游仙去了。”我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李白是道士,这毋庸置疑!”李成均肯定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成均,看来你那几年书没白看啊,这么快就能回忆起李白是个道士!”我赞许的说道“上面这些事情,我想,刚刚由你讲起来,会更加流畅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杜哥,你难道不觉得差点什么东西吗?”李成均没有顺着我的话回答,反而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哦?愿闻其详?”我学着陈翼德的口吻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先聊后边吧,我是有一些看法,但总觉得,现在说出来,总是差那么一点东西,可我又不知道差什么……可能就像杜哥你说的,聊着聊着就有了……”李成均还是若有所思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我刚听到他前半句的时候,我认为他是谦虚;听到后半句的时候,我认为他可能是动摇了,没有那么坚定了,在找台阶下。但后来证明,确实“差那么一点东西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按照我们对历史的记忆,可以做出推论庄子、韩非子、李白三人至少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是道家。那么,这是我们找出的第一个共同点。”我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还有什么共同点呢?”陈丹看着我和李成均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杜哥,好像差点什么……”李成均依然若有所思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成均先说让大家继续聊,结果刚开始,他就迅速又打断,这样的的情形,我难免会生气,于是我便大声地对他说道“你到底想说什么!痛痛快快!先不要管结果,先说你想到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说,李白20岁已经灌顶了吗?为什么天宝三年,李白四十多的时候又一次重新加入道教?是我不懂道教的礼数?还是另有别的原因?总之,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,总是怪怪的,总是感觉差那么些东西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或许长生箓和道篆是两种不同的级别吧,就好像一个是本科文凭、另一个是研究生文凭吧……”陈丹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实话说,对于道教的礼数我确实不擅长。此刻的我,真怀念方逆,如果方逆在的话,这些问题或许根本不算问题。但方逆此刻正在忙着“那颗星星”的事,根本不会出现在我身旁。(关于方逆,这是我以后必须讲的故事)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先不要徘徊在这些细节上,用我们已知的、去解决已知的问题!”我大声地提醒道“别忘了!只有一周时间!”

    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    此刻的我们,其实已经默认了一周之后的见面——因为我们谁都知道,我们没有力量去对抗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虽然没力量去对抗,可我们还得继续分析——为了减压也好、为了到时候显得不是特别狼狈也好、为了可以有一丝希望也好,我们都必须试着分析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我们几人各种回忆历史,各种拼凑共同点。比如庄子、韩非子、李白的著作当中都提到过剑;他们都提到过马;他们都提到过酒;甚至他们都遇见过最高统治者……等等的话题。但这样的找寻,看起来总是差强人意,似乎根本都是一些无厘头的故意拼凑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又转而寻找庄子、韩非子、李白之间的不同之处。从历史记载、到寓言故事,各种寻找。比如李成均说庄子有可能姓李、韩非子有可能是外国人、李白可能不姓李;陈丹说庄子的剑是耍嘴皮子、韩非子可能还会点剑术、李白是武林高手……这种听起来似乎很有趣,但却又好像丝毫没有用处的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我已经强烈感觉到,我们再这样聊下去,还没等到一周之后见面,我们自己先神经错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所以,我打算停止这样没意义的分析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就在这时,一直不说话的格桑却说了一句“那么,他们是不是都有眉毛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个人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