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养成一个大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二十章:铁血和仁德(2/3)
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郑国公有话直说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闻泾阳伯刚到封地就免了佃户两年的租子,并且三年之后的租子都是按照大唐最低标准收的;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又听闻泾阳伯向陛下提议降低佃户的租子,由此可见泾阳伯也是仁慈之人,为何今日所言令人发指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魏大人祖居何地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夫祖籍晋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魏大人可曾去过灵州?可曾见过那突厥掳掠之后的样子?又可曾知道被掳走的大唐女人在突厥过的什么日子?”

        魏征没说话,他没见过,但是听过。他听过的都让人不敢去想象,更别说亲眼去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突厥游牧而居,不想我们大唐人,对土地有着深切的情感。草原不能耕种,冬天寒冷,每到冬天都会死人。大唐人讲究尊老爱幼,生而为人,宁肯自己受点罪,也要让老人孩子过得舒服一点。但是魏大人知道吗?突厥在寒冷的冬天睡觉的时候都是男人在中间,向外依次是孩子,女人,老人。突厥人会毫不内疚的拔下已死之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,因为他们死人已经死了,活人还要活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魏征默默地喝着茶,听着姜云明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突厥,是狼一样的民族,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顾忌面子而让自己难受。他们生性剽悍,每当难以过冬之时就会南下掳掠大唐,您却想着宽容对待,这不是仁德,这是放纵。魏大人,你是当朝国公,也是尚书丞,直辖尚书府,您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整个大唐的百姓。都说人要三思而后行,而您要六思,九思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从魏征家里出来已经是午后了。还没走出太平坊,一个人就拦下了姜云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见过泾阳伯,小人奉魏王李泰之命前来请泾阳伯前去参加诗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云明摆了摆手,示意自己知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泰?传说是个死胖子,文采斐然,傻不拉几的和李承乾去争那个位置,把李恪赶跑了,和李承乾两败俱伤,让老幺李治捡了便宜。

        罢了罢了,今儿个心情不爽,先回家吧。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李二现在看重自己,李泰算个啥?更别说他以后也没做皇帝,自己也不用巴结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回了家,管家王伯又递上一张请帖,说是明日清河、博陵崔氏做东,在醉云楼等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崔氏啊,还是两崔一起,终于要和这些世家大族交上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早雪就停了,姜云明吃着早饭看着外面。这古代还真是麻烦,下雪就不好出门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姜云明去将作监和火药署看了看,唐朝的人们还是很老实的,干活很卖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临近中午,姜云明才来到了醉云楼。这别人在自己家酒楼做东请自己让姜云明觉得挺别扭的,也不知道这算是自己占便宜还是崔氏占便宜?

        崔氏的人早就在雅间里等着了,都说世家大族的人做事儿不地道,姜云明没看出来,这人起码看着还是人模狗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见过泾阳伯。久闻大名,清在下河崔明玉,这是博陵崔明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见过二位。真是不好意思,今日俗事缠身,来晚了。”伸手不打笑脸人,这俩人挺有礼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刚刚调任将作监监正,事务缠身,云明便开门见山了。不知二位今日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,泾阳伯不愧是敢在朝堂之上怒斥太子太师和当朝祭酒的人,果然爽快。”二人明显以崔明玉为首。

        姜云明双眼一眯,果然这些世家手伸得够长,也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世家扶持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姜云明乃乡野村夫,不懂规矩,只是承蒙陛下错爱,见笑了,见笑了。”姜云明不动声色的恭维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泾阳伯既然事务缠身,我等也不啰嗦了。听闻卢国公府下的酒坊用的是您的方子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,有何不妥吗?”听说清河、博陵二崔把控着大唐的私盐与